也不知從何而來的一張書箋,上頭的文字是給教師的提醒與省思,很多年了,一直留在我的資料夾裡,偶而翻看,覺得很有意思,也可做為父母教育子女時的參考。
(原版權,屬原作者所有。若有侵權請告知,必刪。謝謝!)
====
◎教師 ( or 父母 )在觀念上應該改變的要項:
1.修正對各學科學習價值的認識。(家長亦同)
2.改變教師在教室中的角色:教師是「指導者」,而非「告知者」。(家長亦同)
3.多問「開放式」的問題,少問「封閉式」的問題。
開放式的問題,有如問:How? Why?,而不是僅讓孩子回答「是」或「不是」,「對」或「不對」,「有」或「沒有」等。
如:你覺得這位主角是個怎樣的人?為什麼?
你認為該怎麼做會比較好?為什麼?
協助孩子去想、去思考,再做價值澄清,有些事並沒有絕對的對錯,可讓孩子做多元性的思考與判斷。
4.重視學習的過程甚於學習的結果。
這項提醒一直是我在教學時所強調的,個人非常不喜歡「一試定江山」的結果,雖然在孩子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,但在低年級,唉~~~還是先免了吧!
5.積極拓展經驗,融合教育知識與學科知識。
所以應當多參加研習或進修,至少要常和同事做經驗分享。
6.明瞭任何學得的知識都應該與生活結合。
因為有的孩子就未必有這樣的福氣。
7.逐漸將學習的主動性轉移給學生,幫助學生主動,引發學習。
8.明白講述法不是不好,只是要視場合、目標使用。
9.指導學生獲得活用的知識而非死背的知識。
10.培養恆心、耐心,要求教育的長遠效果。(努力ing~~~)
====
◎教師(or 父母)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的要項:
1.我到底在說些什麼?
所以,大家應該能體諒,為什麼低年級老師說話,常有兒語出現,並重覆地述說一件事情。
2.我用的字(詞),小朋友懂嗎?
3.我是不是忽略了小朋友過去的經驗?
4.我是不是說得太多了?(這可是要特別提醒自己才好。)
5.我是不是管得太多了?(哈!此項家長亦同。)
6.我是不是在推銷「標準答案」?(此項家長亦同。)
7.我是不是誤解了小朋友的意思?
在處理孩子問題時,要有能力協助孩子自己整理思緒並表達出來。
8.我注意到小朋友在做什麼嗎?
有時,這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9.我是不是搶了小朋友發言的機會?(有些家長確實會如此。)
10.我是不是注意到能力較差的學生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